首页 栏目3 官方回应四川疑巨响 全国到处天空巨响

官方回应四川疑巨响 全国到处天空巨响

26日下午1时20分许,空气中“轰”地一声巨响,在成都市民的社交媒体圈中炸开了锅,各种传言铺天盖地。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各种疑问和猜测几乎刷爆了朋友圈。

仅仅一个多小时后,@平安成都、@成都发布等政府官方微博,就陆续通过自己的官方平台回应谣言:巨响来自于成飞公司飞机正常飞行时突破音障发出的音爆。同时,本地媒体和政府官方微博还对“音爆”做出了科学解释。

一场呈燎原之势的恐慌,在官方的科学回应、媒体的认真核实、网民的理性看待下,迅速得到了平息。

今日,人民网、央广网、等纷纷刊文,为成都的官方、媒体和网民表现点赞,称“成都巨响”值得作为典型案例写入舆情危机处置的应对教材。

网络恐慌:

巨响之后 各种爆炸传言弥漫网络

已经有三天没有更新微博的李伯清,26日下午1时28分突然发布一条信息:“天空传来一声巨响,啥子情况!”并标注了自己的地理位置。

李伯清的疑问迅速引来大规模的转发和评论——他在微博平台上拥有317万粉丝量,到昨日为止,这条微博被转发、评论近5千次。

就在这条微博发布前的几分钟,即下午1点20分左右,成都市区及郫县、双流、温江等网友跟李伯清一样,纷纷发微博称听到了巨响。但巨响是什么,无人能回答。各种传言如过江之鲫。汽车爆胎的,加油站爆炸的,发生地震的,在建隧道爆炸的,贝森路爆炸的……有的还利用网上找来的相关图片编造图文并茂的“论证贴”。令人眼花缭乱的猜测,开始在自媒体平台上快速传播开来。

从统计数据来看,截止到11月27日16时,微博平台上与“成都 巨响”相关的信息量达到149663条,呈现出较高的舆情热度。

不少网友表示在不同地点同样听到了巨响,但多数网民仍对其持怀疑和抵制态度,静候合理解释答复。

快速应对:

政务平台迅速发声 平息市民疑虑

事发后仅一小时,下午2时14分许,成都商报率先在微博和APP上发声:“120指挥中心表示没有接到任何电话,省市安监局目前也未接到任何通知,市安监局正在各区调查情况”。这个来自媒体的解释打消了部分网民的顾虑,不过,大众期待详细解释的网上情绪继续发酵。

下午2时57分,事发后一个半小时,成都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成都就发出关于此事件的第一条微博,“对于市民反映的听到巨响的情况,截至目前,公安机关未接到发生爆炸案(事)件的报警及人员伤亡的报告。目前,成都社会治安大局平稳。”迄今为止,这条微博被网民转发评论3千多次。这份通报安抚了市民的恐慌心理。

稍后,14:58,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微转发情况通报,进一步扩展了官方声音;15:17,成都市公安消防支队官微转发情况通报;15:37,中国地震网发布通报,没有地震相关记录,又排除地震谣言。对此,成都官方基本遏制谣言的恶性传播,对打消网民顾虑,平复网民激烈的情绪产生不错的效果。

当晚8点左右,@成都发布给出事件原因的最终结论:“从成飞公司了解到,今日中午,成飞公司的飞机在成都市西北方向上空进行正常飞行时,突破音障发出音爆。据专家分析巨响可能与音爆有关。”至此,成都巨响风波终于告一段落。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活跃网友站在理性的角度,对巨响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网友@占豪就在微博中写道:“别惊慌,成都是战机研发的地方,飞机加速突破音障在温度湿度条件合适的时候会出现巨响,甚至震碎玻璃。等等看是否有报警,如果没报警大概率是飞机突破音障导致的。”这种理性又有专业见解的声音,在舆论场中显得非常稀缺,同时传播率又很广,在一定程度上中和着网民负面质疑情绪,对官方舆论引导给了正面助推。

成都获多家中央媒体赞誉

体现了社会和网络的进步

成都在一声巨响后的冷静表现,在今日获得了全国媒体的点赞。

央广网今日专门发文《“成都巨响”之舆情危机是如何平息的?》,称“成都巨响”舆情危机处置案例有两点是值得写入舆情危机处置应对教材。一是成都官方及时回应、及时跟进,始终跑在谣言前面;二是蓉城媒体坚守职业道德和职业伦理,不仅没有充当谣言的帮凶,而且积极极尽一切力量压缩谣言滋生空间,切断其传播路径,配合官方及时发布真相,表现了良好的职业操守。“‘成都巨响’引爆的舆情危机,成都官方沉着快速应对,科学果断处置,交出了一份圆满的答卷。”

人民网今日也发表评论说,此次事件大可看作是一个成功化解网络舆情的典型案例。政府、媒体和公众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显著提高,成都的这一声“巨响”无疑体现了社会和网络的进步,这对于日后应对和研究突发舆情事件也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人民网对媒体在此次中的担当高度评价:媒体在这一事件中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媒体使命感,也反映出媒体生态走向成熟的趋势。以“成都商报”、“新京报”为代表的媒体则在第一时间派出记者调查事实,探寻“巨响”真相。以“平安成都”、“成都服务”、“新浪四川”为代表的官方微博则呼吁网民冷静看待。众多媒体的共同努力在稳定舆论态势、迅速查清事实、阻止事件发酵等多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人民网评价说,网民素质的提高和网络环境的改善也在这一事件中得到了体现。事发后,伴随着潮水般的猜疑声,“冷静”和“理性”逐渐成为舆论的“领头羊”。网民普遍有了较高的分析辨别能力。这些理性的主流言论也成了民众的一颗“定心丸”。

也评价:不明声响造成了市民的好奇和恐慌,相关部门主动出击,第一时间发表相关信息,占领了舆论高地,成功地遏制了谣言的进一步滋生,稳定了社会情绪,值得称赞。

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 辜波

版权声明: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和互联网作者投稿,本站不享有任何版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QQ邮箱:11111111@.qq.com

作者: tiger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