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栏目5 达芬奇是哪国人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达芬奇是哪国人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如果中国的企业不能老老实实做事,靠一种所谓“商业运作模式”在国际间进行竞争,迟早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甚至可能给“中国制造”带来及其恶劣的影响,这实在令人痛心。

而当今时代更是要求我们必须将“中国制造”跃升为“中国品质”,我们呼吁企业告别那种过去的“野蛮生长”的惯性,按照品质-财务-关系(Q-F-R) 的国际惯例去实践、去“以夷制夷”,专注于提升品质,从而打造更多的国际品牌,增强民族自信。

一、杀鸡取卵的自杀之路

我去广东出差时,一些身处家具行业的学生告诉我:现在对做产品、做品质感兴趣的人少了,大部分企业都热衷于先进的品牌营销、尤其是商业模式的变换。

比如,许多老板都在采用一种“好厉害”的商业模式:先在欧美注册一个家具公司,然后向自己的工厂下订单,或在国内设立专卖店;国内工厂生产出的产品运到国外,接着再进口回来。

这样,地道的国产家具就摇身一变成高端进口产品了,而且还有一个好处,此种模式可以在保税区运作,有许多便利之处。

是啊,看起来不错,不过世事总是福祸相依:那些看上去越美的东西,总是无法长久。

后来,他们告诉了我一家叫“达芬奇家具”的企业。

仅仅事隔两个月,这家以价格昂贵著称的“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家具高端品牌”达芬奇家具因涉嫌造假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消费者骂声一片,整个行业面临诚信考验,风雨飘摇。

果不其然。“达芬奇”居然实实在在地践行着家具“一日游”的商业模式。原本3万元的东西卖到30万,这种暴利的经营模式差点就成为诸多中国企业的学习典范,如果不是因为媒体的曝光。

世间怕就怕“如果”二字。所以,如果没有“如果”……

他们很可能会迷失做企业的根本,怀着侥幸、自欺欺人的心理走上一条杀鸡取卵的自杀性经营之路。

这一系列本不应发生的悲剧,我把它们看作是上天对相关企业与责任人的灵魂大清算。

但是,这种清算,却牵连进太多的无辜者,怎能不让人痛心疾首?

二、“中国制造”的突破口在哪里?

我力求透过“达芬奇现象”看到一些发人深省的东西、一些启迪心灵的东西。

“中国制造”必须跃升为“中国品质”,但如何突破,令人纠结。

我的答案是从“完整性品质”入手,聚焦在三大要点上:品质(Q,企业的骨骼)、财务(F,企业的血液)和关系(R,企业的灵魂)。这是全球优秀企业的经营管理基础。

然而,绝大多数的“专家”们不这么想,他们建议从“中国智造”、“中国创造”入手,从品牌营销上路,从商业模式开始,从上市融资起步……

中国企业很纠结。

因为当今跨国公司这头巨兽已经在全球布好阵势、配好资源、织好网络,留给“中国制造”的想象空间几近枯竭,仿佛时空倒流,“中国制造”只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突围路线,或凭借巨头们阴影下的狭窄空间野蛮成长。

从这个角度来看,“达芬奇们”能够完成“奢侈品”突围,的确使“中国制造”看到了自身的潜能。

然而,“中国制造”未来的力量取决于你是否愿意告别那种过去的“野蛮生长”的惯性,取决于你是否按照上述 Q-F-R 的国际惯例去实践、去“以夷制夷”。

同时,要控制欲望,杜绝受到富人炫富心态的伤害,更不能用广告去迎合这种心态,或把品牌建立在国人崇洋媚外以及向往、艳羡欧美文明与贵族生活的基础上。

这样做,是害人害己。

原因很简单:没有品质,何来品牌?

面子是别人给的,里子绝对是你自己挣的。

好面子,没错;错就错在徒有其表,所谓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所以,每位有良知的企业人必须用放大镜找出自己身上“生意人”的影子,把它放到“企业家”的阳光下暴晒;像电视剧《一代大商孟洛川》那样,摒弃鸡零狗碎式的生意经,转而潜心研读基于六对珠子(“道”与“术”,“取”与“予”,“利”与“害”,“常”与“变”,“方”与“圆”,“生”与“死”)的大商之道,最终成就“登泰山而小天下”的企业家境界。

反之,想以最小的代价、最快的速度获取最大的利润,这是很多“中国制造”出现产品质量问题的根本原因。

投机取巧的心理不去,“中国制造”的地位永远岌岌可危。

中国制造”一旦在市场上站住脚,稍微做出点成绩,就开始忽视品质,转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商业模式与资本运作上。这无异于一种危险的赌博。

但正如“达芬奇”创始人所哭诉的,企业初创时是非常艰难的,一开始的投机或许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成名之后就应该回归正轨。

遗憾的是,人在富裕之后往往会垂涎暴富,习惯于投机取巧、以小搏大这种经营方式的企业太难回头了。

把全部精力都放在资本运作与投资投机上,这样的企业就是在舍本逐末。舍掉了“品质”这个“本”,企业很难有大的发展。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现在很多制造型企业确实融资困难,经营环境不够理想,再加上社会上资本推手的煽动,企业想踏踏实实地做事,按部就班地发展确实不易。

这是环境使然,也可以说是“中国制造”的悲哀。

然而,这一切,却不幸被一些企业视为“商机”,于是纷纷在营销专家、资本专家和成功学导师的指引下暗设“密码”,最终成为“中国制造”癌变后产生的一颗颗“毒瘤”。

-end-

作者:杨钢

来源:零缺陷

版权声明: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和互联网作者投稿,本站不享有任何版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QQ邮箱:11111111@.qq.com

作者: tiger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