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栏目3 太湖大学堂 太湖大学堂还在开办吗

太湖大学堂 太湖大学堂还在开办吗

庆贺建党百年


这连续二十多年的太平日子,在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当年我们小的时候也有过太平的日子,但是很多老百姓没有饭吃,那个痛苦、饥饿的状态很严重。现在固然还有贫困地区、边缘地区,但比过去好多了。你放心,一定会统一的,看我们怎么样努力了。

——《南怀瑾讲演录》(2007年)


建党百年,改天换地


100年前,有这样一群年轻人。


他们的不懈追求与向往,让整个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最近大火的《觉醒年代》,真实还原了那个时候找寻救国之路的中国青年,深受年轻一代追捧。


南师于中央军官学校时期


南怀瑾先生(1918年3月18日-2012年9月29日)也曾说过:“忆当年,看现在,念苦难,想如今,感慨当时上下同遭国难的人们将随物而化,将来的后生小子,再也无法明白我们国家民族这一段历史的真相。”


史无前例的惨痛牺牲


我们这个国家民族的命运,从甲午战争开始,直到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正面侵略中国,我们所谓的八年抗日战争开始。我们国家民族在这个时期中,所遭遇史无前例的惨痛牺牲,那是无法用数字可以形容的。


涌向后方的人群,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有一部国破家亡,身世凄凉惨痛的经历。


——《历史的经验》(1985年)


在那个风雨飘摇、生灵涂炭的时代,我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奋力呐喊:“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以身铺路、肉身投虎的陈独秀,面对警察追捕,他在高楼嘶吼:“学生、商人、劳工、军人,坚决抵制屈辱的巴黎和约!”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1920年,李大钊将受到警察缉捕的陈独秀送出北京,目睹一路上哀鸿遍野的景象后,陈、李二人痛下决心要在北京、上海等地建党。


青年毛泽东在民族风雨中前行


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中国革命迎来了曙光,无数革命先辈前赴后继、舍生忘死,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安定、繁荣富强。


历史上从没有过的太平日子


你看,从一九八四年到现在,已经二十多年的太平。你们年轻人不懂,我们从小到现在,经历太多的战乱。像我,虽没有亲自看到推翻清朝,但是挨到边的;跟着是北洋政府的内乱,还有北伐的战乱,都是内乱了;又跟着是对日本的抗战;紧跟着是两兄弟两党的争论。我们是这样过了一辈子。


这连续二十多年的太平日子,在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当年我们小的时候也有过太平的日子,但是很多老百姓没有饭吃,那个痛苦、饥饿的状态很严重。现在固然还有贫困地区、边缘地区,但比过去好多了。你放心,一定会统一的,看我们怎么样努力了。


——《南怀瑾讲演录》(2007年)


梦中大道,心中信仰


《觉醒年代》中,陈延年、陈乔年两位烈士的就义,看哭了无数人。


我们站在历史后来人的视角看,感受到先烈们的伟大。但他们的伟大和悲壮远比我们所能想象的深重得多。




我们看见了今天的胜利,自然能理解他们的奋斗意义重大。而他们在牺牲之时,并不能预知未来,并不知道自己的牺牲对中国的胜利有多大意义,更不知道我们要用多少年才能迎来胜利,甚至不确定我们能不能最终胜利。


在那样的背景下,最终胜利,改天换地,才更像是痴人说梦。


他们抱着一腔热血,在牺牲之时所能依赖的只有梦中的大道,和心中的信仰。


每想至此,便热泪盈眶。





在黑暗中追寻曙光,在迷茫中指引方向,在质疑中坚定信念,在未知中奋不顾身。


这便是“信仰的力量”。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南怀瑾先生在几十年前,中国国力尚未鼎盛时,就预言中国必将迎来盛世国运,并坚信中华文化必将重新屹立全球。南师预言的未来,已经近在眼前。





中国的盛世国运


回顾历史的陈迹,展望未来,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动乱的时代,大概不会再延续太久了,照历史法则的推演,应该是丁卯年一九八七年以后,我们的民族气运与国运,正好开始回转走向康熙、乾隆那样的盛世,而且可以持续两三百年之久。


——《老子他说》(1987年)


不懂中文不行


三十前全世界的人如果不懂英文就到碰壁、吃不开,但是三十年后,要是不懂中国文化、不懂中文,换你们吃不开。


——《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

(2012年)


躬逢盛世,振兴中华

中国空间站的中文操作界面


南师的预言,正在被不断验证。前段时间,中国空间站的中文操作界面一曝光,便有许多人感慨时代真的变了!但显然,很多人心理上还没有适应,有人就在知乎上提问:“中国空间站操作界面使用中文,有什么意义?


在这个提问下,最高赞的回答是:“中国人,不用中文,用什么?


中国人,当有文化自信。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为悠久灿烂,也是唯一未曾中断湮灭的文化,南师曾说过,中华文化自有其生命力。


每当民族危难时,必有英雄挺身而出;每当民族迷茫时,必有智士拨云见日,这便是中华文化的影响。




文化亡了永不翻身


国家不怕亡国,亡了国还有办法复国,如果文化亡了,则从此永不翻身。试看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化亡了的民族而能翻身的,史无前例。所以对于文化重建的工作,我们这一代的责任太重大了,绝不能让它在我们这一代的手中断送掉。


——《论语别裁》(1976年)


中华文化的生命力


中华民族之所以历尽灾难,终能由剥而复,自有其颠扑不破之精魂存焉。所谓天地正气与民族慧命,即系乎少数仁人君子之浩然志节之中。当兹恶浊世途,尚有清流之灵光独耀,足以划破无边幽暗者也。


——《中国文化泛言》(1995年)


南怀瑾先生坚信中华文化将在未来发扬光大,更将接续中华传统文化的重任扛在了肩上,他一面创办老古文化,和复旦合作出版《论语别裁》、《老子他说》等著述,引领了上个世纪国内的传统文化热潮;另一面指导李素美、郭姮妟创办太湖大学堂附属吴江太湖国际实验学校,留下了传统文化教育的火种,现已培育十届毕业生。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相信等他们长大,中国必将是另一番风貌。



百年前,山河破碎,国弊民穷。

百年后,山河无恙,国富民强。

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普天同庆!

中国青少年接续传统,迈向未来!

愿吾辈共勉,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

这盛世,才刚刚开始……



传统文化需要更多的声音

如果喜欢,就分享给更多人吧



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和互联网作者投稿,本站不享有任何版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QQ邮箱:11111111@.qq.com

作者: tiger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