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栏目4 素质教育的核心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什么

素质教育的核心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什么

第二章 中学地理核心素养实施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2.1实施的可行性

2.1.1新课改的明确要求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其中就提出:“加快制定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并把核心素养落实到学科教学中,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从国家层面肯定了教育改革要发展核心素养,增强人才培养质量。一门课程的核心素养对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对地理学科来说更是如此。教育部主导的《我国寄出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教育》重点课题项目,对地理学科建设具有推动作用。此外,《全日制普通高等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对中学地理教学做出了明确规定:“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和人地协调观。”这也为中学地理核心素养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2.1.2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从地理学科本身来看,地理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综合,涉及到多个领域。掌握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对学生全面发展有积极的意义。开展地理核心素养教学,既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师专业成长,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素养,提升学生的图表阅读能力,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对比以往的教学理念,在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问题上,急需地理教师立足学生的认知逻辑、结合综合思维的特点以及地理学习内容开展新的教学。本研究在促进核心素养教学的可行性上提出合作探究教学的方法,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从死记硬背到自主探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2实施的必要性

2.2.1人地协调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地关系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突出,威胁到人类的健康生活。因此,从新认识人地关系,探究人在生态系统中扮演什么角色,显得尤为重要。人地协调发展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要在大自然能自我调节的范围内,这样人类社会才能持续发展。近年来,国家不断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目的就是进行人地协调发展。

2.2.2认识生存环境的需要

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大自然,只有认识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内在规律,人类才能更好地生存。因此,在学校开展中学地理核心素养教育是让学生更好地认识我们的大自然,认识人地关系、地理规律和地理实践力。通过这样的地理素养教育,对增强学生保护自然、节约资源的意识具有促进作用,还对培养学生的人地观念、地理责任感和见识具有良好意义。因此,中学地理核心素养实施是十分必要的。

版权声明: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和互联网作者投稿,本站不享有任何版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QQ邮箱:11111111@.qq.com

作者: tiger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标注